旗津是高雄最受迎接的景點之一,民國105年乃至創下超過500萬人次記載,但去年卻呈現雪崩式下滑,少了約105萬人次,而今年1到7月,也起客歲同期少了18萬人,全年度恐怕再少30萬人,除景氣不佳陸客不來,本地的民眾抱怨船票漲價,和連續沐日制止機車進入也有關係。

旗津店家:「年輕人來,要大碗照樣小碗的。」
這是知名小吃赤肉羹。
旗津店家:「那這條就行了,可以吧!」

還有「尚青」的海鮮一條街,和滿街飄香的烤魷魚,乃至合適全家共乘的電動協力車,旗津獨有的美食跟弄法,現在生意卻是。
赤肉羹業者:「在這邊做20年了,沒有像本年那麼差的。」
合力車業者:「差很多呀!」
有多差?旗津旅客數民國105年高達五百多萬人次,但106年急劇下滑了約105萬人次,剩下400萬人,而今年1到7月份,又比客歲少了18萬人次,導致周末前夜,出租車業者閒到沒事找事做,赤肉羹事迹比去年掉5成,這間海產店少了3成,有些店家乾脆常日歇息,還有這間百坪店面,更閒置了好幾個月。
海產店業者:「人不多了,但你又不讓人家進來,這個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。」
赤肉羹業者:「他們船票是一種變相的漲價呀!因為悠遊卡有扣頭,沒有每個人都帶在身上吧!」

以一車兩人搭渡輪來算,105年6月前從鼓山到旗津往返一趟只要100元,6月後變成150元,如今則是要240元,翻了好幾倍,而連續沐日,原本逐日可輸送1.6萬部機車目下當今約剩下1萬部,雖然搭乘速度變快,但人潮也顯著減少。
高市旗津區長吳永揮:「你假如用一卡通電子票證的話,票價底子不會有什麼影響,習慣後預期是可以再回升。」
市府強調旅客數減少是短暫現象,但從民國96年起,市府喊出要打造旗津成為旅行島,包括高雄聖淘沙的國際級海岸遊樂土計畫,以及環承平洋國家公園計畫,第二過港地道計畫,參觀纜車計畫,和106年的度假旅館開辟案,也通通不見顯著成效。
中山大學管院傳授 李清潭:「最大的一個瓶頸是創新、創意還有特點的不敷,所以我們說在旗津,你能不克不及跟人家的東港,跟人家的梧棲,或是萬里是有區隔的。」
各項計畫窒礙難行,加上目前旗津旅行的成長來到瓶頸,才是學者眼中最嚴重的問題,因此如何找出地方特點,創造區隔及獨特性,生怕官方跟地方都得全部歸零,好好從頭思慮。
更多 TVBS 報導
完全髮夾彎? 賴揆改口:歡迎「中國大陸」遊客來台
薛香川下台對比陳建仁沒事?賴清德:過去讓它曩昔
管中閔案恐拖到2020年?他提3建議解僵局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6%97%97%E6%B4%A5%E9%81%8A%E5%AE%A2%E9%9B%AA%E5%B4%A9%E5%BC%8F%E4%B8%8B%E